紫荊夢享私董會第24期 | 疫情之下,2021年外貿企業如何克服難關?
作者:管理員 ?? 發布于:2021-01-28 ?? 文字:【
大】【
中】【
小】
摘要:
2021年1月26日下午,紫荊夢享私董會走進無錫友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的企業家有:無錫馬丁格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高、熊保鴻,東盛醫療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棟松,江蘇中惠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曉艷,帕菲德鋼鐵(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剛成,無錫友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孔令華等6位優秀園區企業家均擁有豐富的外貿經驗,他們共同參與了本次私董會活動,并圍繞“疫情之下,2021年外貿企業如何克服難關?”這一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本次私董會案主企業—無錫友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成套機電設備、高品質鍍鋅板、高強度鍍鋅鋼管等出口業務的外貿型企業。其產品主要出口到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與多家國外客戶建立了穩定且長期的合作關系,具備良好的海外拓客能力。
私董會環節由數字園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飛艷主持。甫一開場,各位企業家通過本期的破冰話題很快找到了打開現場話匣子的那把“鑰匙”,就“經營外貿企業期間,你經歷過的最大困難及當時如何應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氣氛熱烈的討論。
在各位企業家的精彩分享當中,提及最多的便是“外貿業務員的培養難題”,即“外貿企業如何去組建一個‘活力十足’的專業型團隊?”,該問題一經拋出,便引發了現場企業家之間的廣泛共鳴,可見這是傳統外貿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一個難題。

▲本期私董會活動現場
隨后,通過現場“探究提問”、“懸掛澄清”等環節的層層“剝繭抽絲”,最終令案主企業確定了本期私董會的議題為“疫情之下,2021年外貿企業如何克服難關?”。而今,疫情對于外貿企業帶來的沖擊并不小,而“逆風之下”,外貿企業究竟該如何“迎難前行”成為了外貿從業者所聚焦的話題。現場,圍繞這個話題的討論,企業家們紛紛分享各自的經驗與看法,他們從不同角度帶來的思考,幫助案主更好地認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疫情之下,外貿企業在外貿業務經營中,除了應對常見的諸如“政策變化”、“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沖擊外,還應關注到的是做好“供應鏈管理”這個核心問題的風險防范。企業可通過將合作供應商分類分級,進行差異化管理的方式篩選出值得信賴的優質供應商,切莫讓外貿業務陷入“供應鏈之殤”。
陳曉高 熊保鴻 無錫馬丁格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外貿企業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除了擁抱“政策”方面的變化,更多的是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疫情沖擊下,企業可考慮調整自身產品結構從而適應市場需求,尤其是針對外部帶來的變化時,企業能夠及時做出產品方面的調整,是“內功”的一種體現。
在重重困難下,外貿企業更應“抱團同行”;在荊棘之下,也可以藏有“錦囊”。外貿企業一定要做好足夠的風險防范,才能更長遠去推進業務。第一個“錦囊”,是供應商的選擇,應首先重口碑、品德,然后才能看其他;第二個“錦囊”,是疫情之下,外貿企業更應“抱團共進”,通過資源整合,對接上下游發現新市場;第三個“錦囊”,是拓寬線上合作渠道,“廣撒網,多撈魚”,讓企業獲取更多流動資金的機會。
企業發展離不開的便是“人”。疫情之下,機遇挑戰并存,除了把控好風險,維護好供應鏈以外,對于“外貿團隊的建設”也是重中之重。外貿企業靠“一把手”自己“單槍匹馬”闖天涯應成為“過去式”,通過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來創建專業型的團隊,是外貿企業長遠保持“強動力”的引擎馬達。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面對疫情,相信外貿企業能夠在市場摔打中成長,在疾風驟雨中前行。疫情下,外貿企業需加強自身競爭力,注重自身組織架構的建設,找到合適的機會建立企業壁壘。一來對技術與產品多下功夫,二來則是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等方式讓企業的“防護墻”更加堅硬厚實。
參加完私董會,作為案主企業負責人的孔總覺得“很感動,收獲很大”。參與活動的企業家有創業者的“同頻共振”、沒有利益之爭,大家獻計獻策,都是全身心參與其中并且無私地提供解決方案,由此碰撞出的的思維成果富有針對性,雖然解決的是案主企業的問題,但是同為創業者,其實參與的每位企業家也一樣是收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