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路上除了闖勁與拼勁,更需要有求索的韌勁。
引言
工業機器人是近年來自動化領域頗為焦點的詞匯,而機器人的工作表現受一種核心部件的影響極深,這便是伺服電機。
近二十年前,從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劉龍另辟蹊徑地選擇了工業自動化作為自己夢想的起航點,從一名普通的產品銷售成長為了一名持續的創業者。從海島走出的他緊抓住了時代所賦予他的機遇,在無錫這座城市留下了自己奮斗的足跡。
結緣自動化
異鄉獨奮斗
在福建省南部沿海有一座島嶼名曰:東山島。因其形似蝴蝶,所以又被當地人稱為蝶島。東山島,四面環海,海產豐饒;二十多年前,《西游記》劇組曾到此取景,奇幻的山石、洶涌的海浪讓楊潔導演不禁感慨其風景之壯麗。
島上所特有的風土物產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當地人勤勉與敢闖敢拼的堅韌個性,正如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中歌詞描繪的那樣: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八十年代初,劉龍就出生在這座極富拼搏精神的海島上。
從記事起,讀書便成為了劉龍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1998年,立志想要外出闖蕩一番的劉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會福州的一所重點大學,主修計算機專業。彼時,一顆奮斗的種子早已在他的心間悄悄埋下。
四年之后的2002年,恰逢各大門戶網站興起,互聯網的風吹得正勁,自然而然地,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便成為了招聘市場上的香餑餑。
作為計算機專業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劉龍卻出人意料地沒有選擇和其他同學一樣進入急速發展的互聯網領域,而是另辟蹊徑地選擇了工業自動化,進入到了一家校辦企業實習與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劉龍覺得當時選擇從業自動化是一次很棒的決定,“我年輕時,總想走出去看一看、闖一闖,而這家企業的核心業務是代理銷售各類進口名牌電氣及自動化產品,銷售性質的工作恰好給了我外出闖蕩的機會。”就這樣,一位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沒有選擇乘坐“擁擠的電梯”,而直接選擇了“爬樓梯”。
進入公司不久,劉龍便迎來了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個性獨立且勤奮好學的他被公司選中,派往八百公里之外的無錫去開拓全新的市場。
■工作中的劉龍
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赤手空拳”般打拼,劉龍深知努力的重要性。
當時,在公司的眾多銷售人員當中,他不是資質最好的卻成為了最勤奮的那一個。別人不愿意跑的區域,他去跑;別人懶得去做的事情,他去做并將其做細做好。
很快,他就在跑市場當中發現,無錫這座城市有著不錯的工業基礎,良好的營商環境;各類自動化產品與技術在這里匯集,形成了一個完整而健康的產業鏈。
他據此判斷,“在無錫做自動化產品,大有可為。”而事實也的確驗證了他的判斷。
通過提供質優自動化產品之外的增值技術服務,劉龍所在的無錫開拓團隊通過口碑效應一舉打開了市場銷路。
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劉龍也從中迅速成長起來,眾多他所服務的客戶因為他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待人的真誠與周到,成為了他的“忠實粉”。
2006年,在異鄉打拼了三年后,創業這個詞第一次清晰地浮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彼時的劉龍,通過自己的艱苦打拼,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滿意的收入,但骨子里的“拼與闖”卻又讓他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現狀。
最終,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他選擇了打破安穩,自主創業。
征途斬荊棘
勤學并篤行
從2006年到2008年,借著自動化行業快速發展的“東風”,行進在創業之路上的劉龍,事業發展算得上順風順水,憑借優質的產品渠道與專業的技術服務積攢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8年,意欲有更大作為的劉龍決定和自己以前的幾位好友進行一場“冒險”,說是冒險,其實是因為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并非他們所長,屬于“跨界”。
當時某大型網站的外貿生意開展得如火如荼,他們覺察到了外貿企業的管理痛點,因此想開發一款針對外貿企業,能夠覆蓋銷售人員及客戶管理的智能化管理軟件。
研發,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燒錢”。當一個想法變成一款產品,人才與資金兩者都需及時跟上,“我們當時銷售能力很強,但是跨行業經驗明顯不足,在初期投入的錢全部花完之后,產品卻沒有按照預期很好地完成。”在后來創始人團隊進行經驗總結時,劉龍感受到了現實的幾分殘酷,他意識到銷售絕非萬能,好的技術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這次“跨界”創業,幾乎賠上了他之前積攢下的全部身家。“也并非沒有收獲,至少總結了經驗教訓,至于花出去的錢可以通過努力再賺回來。”在談到這次創業經歷時,敢拼敢闖的劉龍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豁達與樂觀,而這樣的創業心態也助力他在短時間內“東山再起”。
接下來的路該往哪里走?劉龍選擇了回歸自己熟悉的工業自動化行業。2012年,無錫領業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這是劉龍回歸后的誠心之作,他把領業當做自己接下去為之奮斗的不竭動力。
領業,有引領行業之意,劉龍希望做好產品的同時,能通過創新技術服務為整個行業帶去一些變化。在公司成立之初,他便對領業的核心業務做出了細致的規劃,涉及伺服電機、變頻器、視覺系統、工業機器人及行星減速機等產品。
■領業銷售的部分自動化產品
2013年,劉龍因看好國產品牌的未來發展,通過前瞻性地布局,與某國產品牌建立了長期深度的合作關系。如今看來,這是一次成功的“雙贏”合作,也是一筆回報豐厚的投資。
在領業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之中,劉龍做出了很多次精準有效的戰略決策,將領業從貿易企業帶向了科技研發,這得益于他的勤學。無論工作有多忙,劉龍都會專門抽出時間去上課充電,學習新知以便結合自身實踐加以應用。
■外出參加學習,與專業人士交流在工作之余,劉龍保持著持續學習的習慣
他也最早察覺到了機器人伺服系統的快速崛起。事實上,為了提高工業生產的靈活性,機器人正變得越來越輕,為了保證其動態和精度,伺服電機就變得至關重要。
因伺服電機一般安裝在機器人的“關節”處,機器人的關節驅動離不開伺服系統,關節越多,機器人的柔性和精準度就越高,可以說機器人要想運動就離不開伺服電機的加持。
■高速化、高精度化、便利性
是領業提供的新一代自動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劉龍從前兩年開始,便把領業的產品重心更多放置在了伺服電機上。
“國內伺服電機市場,國外品牌占據了將近75%的市場份額,而國產品牌整體份額低于10%,我認為未來幾年,情況將會有所改觀,技術的不斷完善及設計工藝的不斷提高,國產品牌潛力無限。”為此,劉龍在工業自動化的棋盤上,將子落在了國產核心部件。
起航風正勁
求索以韌性
在劉龍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書法作品,上面寫著“慎思、明辨、篤行”,這也是他所崇尚的行為指南。
“要學會周全地思考,形成清晰的判斷力,用學習得來的知識來指導實踐,我想創業的精髓也大概如此。”談起自己的創業史,劉龍覺得自己依然是一名在學習路上跋涉的小小創業者。
■圖為劉龍參加數字園
組織的紫荊夢享私董會活動
這位小小創業者在創業路上一路向前,除了不畏艱苦的敢闖敢拼,還有自己所堅持的文化情懷,而他也將這份情懷靈活運用到了領業的管理之上,賦予了領業 “靈魂”。
他為領業團隊制定了服務所堅守的三種精神,即“誠信、包容、堅守”,在公司內部,被稱為“領業商道”。
除此之外,在領業,團隊還奉行十二種需躬行的美德,其中包括了“勤奮與真誠”。劉龍將勤奮定義為,“黃金時,要珍惜;有所做,有所為”;真誠定義為“與人不加害之;于己于人,行善為先。”在領業辦公樓的很多顯眼位置,都可以看到其濃縮智慧的文化元素,而這些元素也早已融入了每一位領業人的心中,成為了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強引擎。
■圖為劉龍制定的領業人的十二種美德
在劉龍的理念中,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是其合伙人;所以彼此之間,真誠以待成為了領業團隊保持穩定的核心基石。
2017年,在劉龍的主導之下,領業選擇“安家”在科技創新氛圍更加濃郁的江蘇數字信息產業園,并且重新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團隊,以獨立運作的方式深入系統集成,加強對于技術的創新與研發,優化對于客戶的服務實力。
在此過程中,領業完成了部分關鍵專利及軟著的申請,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經團隊共同努力,領業完成了國產伺服江蘇區域銷售前三名的既定目標。隨即,劉龍又根據市場調研情況,提出了“打造工業自動化國產核心部件生態鏈”的戰略規劃。
■其樂融融的領業大家庭
為此,劉龍目標明確地將領業的未來發展定位在了三大方向,即:工業機器人、3C電子非標設備及光伏鋰電。其中,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領業成為了國產伺服的推廣先行者。
事實上,目前機器人已成為了推動工業向前發展的一種趨勢。但對于掌控機器人活動的核心零部件而言,其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目前,機器人對其主要核心零部件-伺服電機有著較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備快速響應性以外,對電機的起動轉矩慣量及控制特性都有規定,能否經受起苛刻的運行條件,成為了國產品牌獲取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而這,也恰恰是全體領業人接下來需要去為之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
■優秀的激勵制度也引領著領業團隊持續向前
“未來能成規模的企業需要更為精細化的管理,不僅體現在成本控制也體現在管理的各個細微方面。”對于行業內的走向趨勢,劉龍做足了“功課”。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如今的領業,已由傳統貿易逐步走向技術創新,不僅自建了實驗室也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作為一名從海島走出的創業者,通過艱苦奮斗在異鄉有所成就頗為不易。
“人生一定要積極,積極的人像太陽,走到哪里哪里亮……選擇了高山,就選擇了坎坷;選擇了執著,就選擇了磨難;選擇了寧靜就選擇了孤獨。”在劉龍的創業感言當中,他記錄著自己的所思所想。
回望自己這些年的創業之路,劉龍覺得對于創業者而言,具備堅韌的品質尤為重要,而堅韌不僅意味著耐心,更包含積極與樂觀,而這些也恰恰是創新與研發能夠持之以恒所應具備的品質。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劉龍保持樂觀積極
領業在他的帶領下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通過劉龍的故事,我們看到了時代機遇下,一位創業者努力不懈的身影。闖與拼,苦與甜,這些要素相互交織,拼湊出了一幅恢宏的奮斗畫卷,這正是無數奮斗者賦予創新創業的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