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好來運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永香
胡潤排行榜發起人胡潤曾表示,“如果要想了解全球女企業家精神,首先要從中國開始”。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女企業家涌現了出來,將自己的事業版圖無限拓寬。巾幗不讓須眉,女性創業者的奮斗故事如果真實還原,你會發現在她們身上,值得借鑒與學習的地方只多不少。
作為無錫好來運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董永香便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女性創業者。很多年的打拼生涯,她的創業字典里寫滿的除了勤勉與堅持還有一個“敢”字,因為“敢闖、敢拼、敢想”,她從農村走向大城市;從廢舊資源回收跨行進入物流行業;從年入數萬的傳統個體戶帶領企業一步步搏擊于數字信息浪潮,從基礎貨運升級為倉儲中心,從倉儲中心迭代為智慧物流,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董永香努力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創業之火始終在她的心中熊熊燃燒,推動著她勇敢向前。
敢 闖
上世紀七十年代,董永香出生在江蘇興化一戶普通的農村家庭,沒有任何背景。年輕的董永香給他人留下的印象是“勤奮,膽子大且悟性高”。19歲時,董永香就已萌生創業的念頭,卻因籌款未成不得已作罷。
1994年,時年22歲的董永香在家鄉拜師學習縫紉技術,僅用半年時間便完成了為期三年才能學成的技藝,出師后她開辦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手工服裝店。
董永香工作起來非常勤奮,由于手藝好,頭腦活絡,找她做衣服的顧客絡繹不絕。此后,董永香只身一人從家鄉去往上海、無錫找尋更好的發展機遇,在異鄉她組建了小團隊,專門承接服裝代工業務。
■工作之余,董永香勤于思考,在思考中摸索公司未來發展之路
千禧年初,董永香為幫丈夫分憂,決定與丈夫一同經營水產生意,早起晚歸的工作狀態持續了很多年。直到2008年,董永香捕捉到了一個新的創業機會,這個機會改變了董永香之后的創業軌跡。
當時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國內的制造業遭遇重創,很多制造型企業紛紛減產,工廠內存有大量的機械設備和零部件需報廢清算。董永香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蘊藏的機遇。沒有人脈背景,有的只有想去做成事的干勁。
為了拿下第一筆訂單,切入行業賽道,董永香兩地奔跑,毛遂自薦,用自己的真誠與耐心打動了一位工廠負責人,負責人給了她一筆很小的訂單,但董永香力求周全,出色完成了業務。憑借勤奮努力,不怕吃苦的精神,董永香在業務圈贏得了口碑,此后,訂單紛至沓來。
2010年,董永香成立了一家廢舊物資再生利用公司。從個體戶到企業主,董永香一步一腳印,在市場起伏中不斷尋找能夠施展抱負的機會。
“創業者應該有持續向前的勇氣”。正如董永香所言,她沒有安于現狀,因為彼時的她又發現了另一座等待她去攀登的“高峰”。
敢 拼
2010年,我國汽車行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全國汽車產量超1800萬臺,其中乘用車市場勢頭正勁,產銷超1300萬臺。做廢舊資源回收生意的董永香將關注目光投向了汽車行業,但汽車行業門檻高,對資金與背景實力都有硬要求,董永香未能覓得良機。
2011年3月,隨著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工廠落戶無錫,董永香在市場調研中發現了一個潛在需求點-生產物流。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董永香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向汽車物流行業轉型。
“認準目標,就要拼盡全力?!?/span>董永香就這樣進入一個新的行當,從頭開始學習。從物流基礎操作再到專業化的生產物流作業,她和她新組建的團隊一起埋頭苦練。
■董永香和她的團隊
依托廢舊資源回收業務打下的良好基礎,董永香斥資購置了3部9.6米的飛翼卡車。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陸續接到了短駁運輸業務的訂單,自此站穩了腳跟。
2013年,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適應于國內汽車制造企業的“倉儲中心”興起。所謂“倉儲中心”,即汽車制造企業將自身的倉儲部單獨剝離,以第三方物流的形式運營,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不僅可以向內供應高品質的零部件,向外還可覆蓋更多車企的配送與倉儲。
也正是在這一年,由上汽大通組建的倉儲中心—VMI運作中心宣告誕生。董永香快速反應,提前布局,在一眾競標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上汽大通倉儲短駁的主要供應商,拿到了外庫運輸訂單。
“舍得”兩字是董永香在多年商海中總結出的經商哲學,在賺到錢的同時,她沒有耽于享樂,而是眼光長遠,加大對團隊激勵對技術對硬件的投入,這也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4年,董永香成立了無錫金螞蟻物流有限公司,開始擴充倉儲和技術輸出等服務。在業務開展的同時,董永香對汽車物流行業有著清醒地認識,在她看來:純做物流運輸,難以獲得長遠發展;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重要的還是在于培育人才。
■2014年初創物流企業時的董永香
董永香向外“取經”,在企業內部做了精細化的部門構建并為員工建立了科學化的培育體系,這為之后好來運智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敢 想
從2015年開始,董永香和她的團隊取得了企業營業額連續三年漲幅超50%的佳績。與此同時,為了滿足上汽大通日益增長的生產訂單需求,董永香也面臨一個重要抉擇。
企業的業績漲幅明顯,但原有的“倉儲中心”(VIM)模式顯然已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潮流趨勢。如何實現物流運輸功能的智能化、智慧化將左右物流企業未來的發展身位。此時,是否上馬RDC區域分發中心項目擺在了董永香面前。
RDC具備智能化要求,對軟硬件要求更高,有三大系統做支撐(倉儲系統、運輸系統和物流信息系統),對比之前運營了很久的VMI,前者更像是汽車生產零部件的供應商,RDC則更偏向于物流服務的“主機廠”。
敲定RDC項目并不容易。由于董永香與客戶簽訂的合同為一年一簽,從發展的角度看,輕資產運營最為穩妥,這也是第三方物流行業從業企業的優先選擇。但董永香卻反其道而行之,頗具勇氣地追加了上千萬元的資產投入,新增運輸卡車及相關叉拖車設備。截至2017年底,她的公司名下已有60部運輸卡車,百余輛叉拖車設備。
豪賭的背后有風險也有機遇。2019年,隨著RDC項目的開展,智慧化作業將整體效能大幅提升,董永香的物流公司首次營收突破億元。
■作為無錫興化商會會長的董永香接受媒體采訪
2020年,董永香成立了無錫好來運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將事業遷往創新氛圍濃厚的華清創智園。一方面給員工創造更好的辦公環境,另一方面也期待著,在“智改數轉”大背景下,通過技術創新研發,讓智慧物流更上一層樓。
在公司內部,董永香并不像一位企業家,更像是一位“知心姐姐”,她重視對員工的關懷工作。在公司資金周轉最困難的時候,她寧愿抵押房產貸款也不拖欠員工工資。她給予了員工更多的自由度,這樣的管理理念讓員工的流失率常年保持在低位,極大地確保了公司發展的穩定性。
■在一線作業現場,董永香慰問公司員工
跨入物流行業十多年,從傳統運輸到實現智慧物流,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董永香并不自滿。她說,“創業者需要時刻居安思危,不能停下前行的腳步”。注冊在創智園內的好來運智行則承載了董永香新的期望-將“互聯網+物流+大數據”有效整合成一個高效能的智慧化平臺,為更多的企業提供物流大數據營銷服務及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
為此,董永香和她的好來運智行團隊一直在努力,從軟件研發到人才隊伍的培養,董永香說,“只有苦修內功,方能走得更遠”。
正如她給自己的公司取名所寓意得那樣:因為足夠好,好運自然來。